Logo

VOCO Media Inc. 網絡新聞媒體集團

愛吃海鮮族注意「它」!美國男子吃生蠔一週後死亡

Oysters 生蠔 海鮮

美國近日傳出一名男子在吃了生蠔後,感染「創傷弧菌」(Vibrio vulnificus),緊急送醫治療後仍宣告不治。專家警告,「創傷弧菌」大多出現在未經烹煮的海鮮貝類中,雖然感染後死亡的案件並不常見,但全美有高達95%的海鮮致死案例都是因為「它」。

綜合媒體報導,美國密蘇里州一名54歲的男子在本月初向一家海鮮餐廳購買生蠔,吃下肚不久後就因為身體不適就醫。結果醫院發現這名男子感染了「創傷弧菌」,經過超過一週的治療後,於上週四(6月8日)宣告死亡。

衛生部門調查後研判男子是因為吃下帶有創傷弧菌的生蠔才會被感染,警告當地民眾最近如果有和同一家餐廳購買生蠔,應該馬上銷毀,不可以食用。官方指出,沒有證據顯示生蠔是在餐廳被感染,比較有可能是在送達餐廳前就已經被污染,但目前仍在追查來源,同一批生蠔也都已經被衛生部門回收。

創傷弧菌可能因氣候變化而增強

根據發表在期刊《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雜誌上的研究,氣候變化可能導致美國更北部的東海岸水域中「食肉細菌」增加,感染該細菌將造成近 20% 的死亡率。而「食肉細菌」的學名就是「創傷弧菌」,與引起霍亂的弧菌屬於同一個家族。

報導提到,「創傷弧菌」通常存在於低含鹽量的溫暖水域,並且在亞熱帶地區很常見。然而目前,在美國更北的地方如德拉瓦灣(Delaware Bay)附近,感染這一細菌的人數有所增加。

該研究調查了美國海灣和大西洋海岸 1988 年至 2018 年 30 年間的病例,發現每年感染該細菌的人數從 10 個增加到 80 個,而且病例分布逐漸向北轉移。對此,專家警告到 2100 年預計將會有 9,000 萬至 2.1 億人面臨被感染的風險。而由於 60 歲以上的人更容易受到感染,隨著 60 歲以上年齡的人數增加,到 2041-2060 年該年齡層的病例可能翻倍,到 2081-2100 年甚至翻上三倍之多。而氣候變化、人口增長和老年人口的增多都是讓感染激增的原因。

另外,由於弧菌感染是可以由吃生,或吃進未煮熟的海鮮所感染。而其中,創傷弧菌更能夠就由傷口感染,指要皮膚上有一個小傷口暴露在有細菌的海水中,就可能就會發生感染。研究報告稱,這種細菌可能導致傷口所在的區域壞死,進而導致病人需要進行緊急手術切除組織,甚至要面臨截肢的情況。

報告提醒,即便這種感染仍然相當罕見,但死亡率很高,大約在 20% 上下。而且大多數死亡病例發生在接觸細菌後 48 小時內。因此,專家建議有傷口的人,不要接觸鹽水或鹹水,用防水繃帶覆蓋傷口。另外,特別注意在接觸鹽水、鹹水,或生海鮮及其汁液之後,必須徹底清洗傷口。

芝加哥聯儲銀行:美國已打敗 通膨 、避免 衰退

美國芝加哥聯儲銀行經濟學家達米科(Stefania D’Amico)和金恩(Thomas King)近日的一項研究發現,美國聯儲局(Fed)過去一年多來升息的效果逐漸顯現,2024年 通膨 可望在經濟不 衰退 的情況下,回落到 2% 的目標。

根據《彭博資訊》報導,達米科和金恩分析,聯儲局過去 18 個月共升息 5.25 個百分點。根據模型預測,迄今為止的緊縮政策足以讓通膨率在 2024 年年中回到聯儲局設定的 2% 目標附近,同時免於衰退。

分析指出,聯儲局過去一年半的升息舉動已幫助通膨率從去年 6 月的 40 年高點回落。兩位經濟學家發現,在緊縮循環初期,民眾感受到的政策震撼最強,如今最大的影響可能已消散。

但值得注意的是,儘管聯儲局官員表示,基準利率已接近本輪緊縮循環的高峰,但也還在考慮是否需要進一步升息,才能完全將通膨壓回 2%。

延伸閱讀|美參院確認 傑佛森 出任Fed副主席 史上第2位非裔


佛州坦帕灣出現「食肉菌」感染 今年來已有5人死亡

佛州塔帕灣地區自今年1月以來,已通報至少25起創傷弧菌(Vibrio vulnificus)(通常被稱為「食肉菌」,flesh-eating bacteria)感染病例,其中有5人死亡,分別為希爾斯波羅縣2例,薩拉索塔縣1例,波爾克縣1例,以及帕斯科縣1例。

據了解,創傷弧菌大多生長在鹽水地區,在5月至10月的溫暖天氣下則更為常見。人們可能透過食用生的或未煮熟的生蠔等海鮮感染創傷弧菌,也可能透過開放性傷口所感染。症狀包括腹瀉、胃痙攣、嘔吐、發燒和寒顫,還可能導致耳部感染,並引起敗血症以及致命的傷口感染,許多患者也因此截肢。

除此之外,紐約州和康乃狄克州最近也被爆出有3人感染創傷弧菌而死亡。紐約州衛生廳廳長麥克唐納德(James McDonald)呼籲,身上有切傷、擦傷、或在最近穿孔或紋身的民眾,應避免暴露在溫暖的海水之中,或用防水貼簿覆蓋傷口;而免疫系統低下者,則應避免食用包括牡蠣在內的生鮮貝類;在處理生貝類時應戴手套,並在事後用肥皂和水徹底清潔雙手。

[adfoxly place='31888']

推薦閱讀

[adfoxly place='40884']
No more posts to show
[adfoxly place='40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