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VOCO Media Inc. 網絡新聞媒體集團

蔡英文加州會晤麥卡錫 避免刺激中國

中美台

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指出,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Kevin McCarthy)計畫4月初在加州會晤台灣總統蔡英文,而不是台北,目的在避免引發中國大陸激進的軍事反應。

報導指出,今年1月就任聯邦眾議院議長的麥卡錫去年夏天曾表示,他有意在當選議長後訪問台灣。而麥卡錫是否訪台一事在華府已引發多方揣測,支持者認為,美國最高層級的國會議員應該在中國不斷挑釁之際展現對台灣的支持,而反對者則認為高調訪問會激怒中國,對台灣毫無幫助。

《金融時報》報導,麥卡錫已經與蔡英文達成共識,將在美國加州會面,以避免前任眾議院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去年8月訪台後,中共解放軍進行大規模軍演的情況重現。

根據媒體披露的行程,蔡英文將於4月初訪問中美洲國家瓜地馬拉和貝里斯,並將過境美國加州,屆時還會在洛杉磯近郊的雷根總統圖書館發表演講。

中國偵察氣球

CNN:偵察氣球事件過後 中國已停止相關計畫

中國高空偵察氣球今年稍早飛越美國領空,引發兩國重大外交齟齬,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甚至因此延後訪華行程。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知情人士指出,在那之後,中國似乎已經停止偵察氣球的計畫。

CNN報導,消息人士指出,中國一顆飛越美國領空的偵察氣球2月遭美方出動戰機擊落,在那之後,中國領導階層經過深思熟慮後已經做出不再發射這種氣球的決定,美方也沒有再觀察到其他偵察氣球出現。

根據美方當時評估,那顆偵察氣球是中國軍方展開的廣泛偵察計畫其中一環。根據美國官員,中國氣球隊近年來至少已經執行過20幾次至少橫越5大洲上空的任務。

然而,中國駐美大使館發言人劉鵬宇告訴CNN,2月發生的事是「沒有料想到」的「偶發事件」。他解釋說:「自那起事件以來,中國一再表示那顆氣球是用於氣象及其他研究目的的民用無人飛艇,誤入美國領空是由不可抗力導致的意外、偶發事件。」

美國情報圈認為,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沒有打算讓那顆氣球飛越美國。其中一名消息人士表示,偵察計畫的操作員甚至因為這起事件而遭到訓斥。

前中央情報局(CIA)資深中國問題分析家、現為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資深研究員張克斯(Christopher Johnson)認為,儘管中國並不會公開承認間諜氣球計畫的存在,但專家認為,中國此次的決策顯示出一種積極的姿態,試圖減輕美中關係中的緊張局勢。另外這也可能是中國在即將舉行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前,試圖穩定外交關係的一步。

拜登:習近平是個獨裁者

在氣球事件爆發後,美中兩國關係急轉直下。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今年6月曾表示,那顆氣球現蹤美國,連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都措手不及。他在政治募款活動中告訴賓客,美國擊落那顆氣球之舉令習近平「非常惱火」,因為「他壓根不知道氣球飛到那裡去了」。拜登還稱習近平是「獨裁者」,對於沒有掌握情資感到難堪。

   延伸閱讀:拜登盼與習近平見面 稱中共當局不清楚氣球事件細節

   延伸閱讀:布林肯才剛訪華緩和美中關係 拜登稱習近平「獨裁者」

佩洛西訪台引中方不滿 氣球事件引爆最高點

不過,上述偵察氣球事件其實也令美國為難。前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訪問台灣,引發習近平不滿,曾導致美中關係墜入低谷。數月後發生這起事件之際,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正準備訪問北京重啟對話,事發後導致布林肯的北京行被迫推遲。

   延伸閱讀:延後4個月訪華 布林肯稱氣球事件該結束了


在 中東 抗衡中俄! 美國 、 巴林 簽署戰略安全協議

美國 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和 巴林 王儲薩爾曼(Sheikh Salman bin Hamad al-Khalifa)週三(9月13日)在華府正式簽署了一項重要的戰略安全協議——「全面性安全整合與繁榮協議」(C-SIPA)。協議旨在將兩國的關係提升至更高的水平。這是拜登政府力求加強與 中東 國家關係的一部分,同時也旨在遏制中國和俄羅斯等國對地區內的潛在威脅。

綜合媒體報導,這份協議是兩國經過一年磋商的成果,也勾勒出巴林對於上週二十國集團(G20)高峰會上宣布的「印度—中東—歐洲經濟走廊」(IMEC)的參與程度。

根據「全面性安全整合與繁榮協議」,兩國將雙邊關係從國防合作提升到擴大涵蓋安全、科技和貿易,以及情報能力的建立,包括兩國將研究開發用於迷你核電廠的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R),協助巴林能源轉型。

儘管協議未提供共同防禦保證,但它旨在嚇阻潛在的威脅。根據協議,美國和巴林承諾在發生威脅時共同合作,並諮詢其它盟國,以確保地區的安全穩定。

美方:歡迎各中東國加入

一名美國政府高層官員在簡報上指稱,「全面性安全整合與繁榮協議」是一項具法律約束力的雙邊協議,但非條約,因此不需國會批准,「也不伴隨任何特定的軍售」。值得一提的是,當中條款允許其他中東國家在適當時間加入,美方盼能集結更多有共同願景國家的基石。

巴林地位提升

據悉,巴林原本已經是轄區為中東的美國海軍第五艦隊司令部所在,並且被美國定位為主要非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盟邦。此次協議對巴林在波斯灣地區的地位大幅提升,而簽署時機也正值拜登(Joe Biden)政府擴大拉攏該區域、尤其是波斯灣國家的盟友,藉以抗衡中、俄對中東的潛在威脅,同時強化了與中東國家既有的國防關係,遏止伊朗等可能的侵略者。

https://x.com/SecBlinken/status/1702044861451440451?s=20

[adfoxly place='31888']

推薦閱讀

[adfoxly place='40884']
No more posts to show
[adfoxly place='40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