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VOCO Media Inc. 網絡新聞媒體集團

德國首份中國戰略報告 德外長:台海是全球經濟生命線

blue, red, and yellow flag

德國柏林政府週四(7月13日)公布國史首份中國戰略報告,指出中國已經改變,柏林對北京的政策也必須調整。報告篇幅長達64頁,全篇10多處重申台海和平的重要性,並重申德方將遵守「一個中國政策」,而台海現狀只能透過和平和雙方同意的方式改變。

中國於2016年成為德國最大單一貿易夥伴,鑑於和中國密切的商業關係,德國特別關切歐盟去風險戰略對其已陷入衰退經濟的影響。《路透社》報導,過去幾個月來,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的三黨聯合內閣對於首份中國戰略報告意見分歧,如今終於達成共識。

文件寫道,「中國已經改變,有鑑於此,以及中國的政治決策,我們必須調整對中國的戰略。」報告指出,中國決定擴大和俄羅斯的關係,也對德國帶來立即性的安全影響。

此外,報告表示,德國將繼續在印太地區強化其軍事存在及和夥伴合作,並警告台海現狀僅能透過和平手段和雙方同意的方式改變,「軍事情勢升高將影響德國和歐洲的利益」。

國際事務上,報告表示,中國仍是因應氣候變遷、疫情等全球性挑戰時不可或缺的夥伴。然而,北京也日益專斷,試圖改變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而對全球安全產生影響。

在經濟方面,戰略報告也概述降低對中國嚴重依賴的計畫,符合歐洲聯盟之前達成的原則。

《法新社》報導,蕭茲在德國發表首份中國戰略報告後在推特發文指出,「我們的目標不是和北京脫鉤。但我們想要在未來降低對中國的嚴重依賴。」

除此之外,此報告另提到在許多領域與台灣維持緊密、良好的關係。德國外長貝爾伯克(Annalena Baerbock)13日在一場活動上指出,台海是「全球經濟的生命線」,她並呼籲歐洲團結對抗中國的貿易脅迫。

德外長:台海是全球經濟生命線

德國13日通過「中國戰略」後,貝爾伯克在柏林智庫「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MERICS)演講時表示,從立陶宛的例子來看,歐盟有必要團結,發揮共同市場優勢,才能對抗中國的貿易脅迫,畢竟中國也需要歐洲市場。

貝爾伯克還說,不能坐視台海緊張局勢,全球貨櫃輪有一半通過台灣海峽,機器、食品、藥品全都經過這條「全球經濟的生命線」,台海若發生衝突將衝擊全世界。

中方:不符兩國利益

針對德國發布首份中國戰略報告,中國駐德國大使館發表聲明稱:「中國是德國應對挑戰的合作夥伴,而非對手,將中國視為『競爭者和制度性對手』不符合客觀事實,也不符合兩國共同利益。」

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

蕭茲 臉部受傷戴眼罩 照片曝光掀海盜迷因潮

德國總理 蕭茲(Olaf Scholz)上週末外出慢跑時跌倒受到輕傷,因而被迫取消一些行程。他週一(9月4日)在推特(現稱為X)上傳一張照片,可見他右眼戴上一個黑色眼罩,周圍有擦傷痕跡。

《法新社》報導,蕭茲寫道,「謝謝大家的祝福,看起來比實際情況糟」。他並說,很期待會有迷因(meme)哏圖,因此引發網友製作海盜迷因圖開玩笑的熱潮。

據了解,蕭茲多年來都有跑步的習慣。他的發言人海貝施翠(Steffen Hebestreit)透露,蕭茲雖然受傷,但狀況良好,「他看起來還是有一點點憔悴,不過他週一早上心情不錯」。而蕭茲當天稍晚在柏林參加一場年度天主教會活動時仍戴著眼罩。

焦慮、職業倦怠

氣候變遷成心病?美國一成民眾陷入焦慮

氣候變遷無疑是全事件最為關注的議題之一,隨民眾對這一議題的關注升高,這應然對部分民眾產生心理問題。光是在美國,每10人當中就有1人出現「氣候焦慮」。


根據耶魯大學公衛學院臨床心理學家洛威(Sarah Lowe)對「氣候焦慮」(climate anxiety)的定義,氣候焦慮是指對於氣候變遷危害自然環境和人類生存感到苦惱的反應,具體會出現的症狀包括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嚴重者甚至影響到日常生活。

耶魯大學環境學院資深研究員萊澤洛維茲(Anthony Leiserowitz)特別指出,「擔憂」和「焦慮」是兩種不同的情況,有64%的美國人都表示「擔憂」氣候變遷,而這能夠成為解決問題的動力、帶來正向影響。然而,「焦慮」會造成精神衰弱、妨礙生活。

根據耶魯大學和喬治梅森大學在今年2月共同發表的報告,每10名美國人當中就有1人有「氣候焦慮」症狀,並且有9%的人無法停止擔憂氣候變遷,有7%甚至嚴重到生活樂趣降低。

年輕人受到的影響有為嚴重。加州藍盾公司和哈瑞斯民調(Blue Shield of California/Harris Poll )在8月初針對1368名Z世代青少年和成年人進行調查發現,Z世代最擔憂的3大問題是槍枝暴力、種族歧視和氣候變遷。

調查中有44%受訪年輕人表示,對氣候變遷感到非常擔憂,且當中有68%的人因經歷或聽聞氣候變遷問題產生負面心理影響。

專家建議,如果察覺到自己出現類似「氣候焦慮」的症狀,可以與具有相同價值觀的人一起從事集體活動,相關活動有助緩解焦慮,因此可以多多與外界交流。

[adfoxly place='31888']

推薦閱讀

[adfoxly place='40884']
No more posts to show
[adfoxly place='40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