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VOCO Media Inc. 網絡新聞媒體集團

調查發現 疫情對青少女造成嚴重影響

woman holding her hair in white wall paint room

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在週一(2月13日)公布一份有關疫情對於青少年心理健康造成影響的報告。

CDC在2021年秋季調查了美國超過1萬7千名的高中生,調查結果發現,近六成女性表示感到持續性的悲傷和絕望;有三成的女性表示認真考慮過自殺,為男性的兩倍,也比十年前增近六成;近兩成的女性說過去一年曾遭遇過強姦等性暴力;還有一半的LGBTQ族群和近三分之一的美洲和阿拉斯加原住民表示最近心理健康狀況不佳。

心理學會首席科學官普林斯坦(Mitch Prinstein)指出,青少女焦慮和憂鬱往往比青少年更常見,而疫情隔離可能加劇了這樣的情況。

焦慮、職業倦怠

氣候變遷成心病?美國一成民眾陷入焦慮

氣候變遷無疑是全事件最為關注的議題之一,隨民眾對這一議題的關注升高,這應然對部分民眾產生心理問題。光是在美國,每10人當中就有1人出現「氣候焦慮」。


根據耶魯大學公衛學院臨床心理學家洛威(Sarah Lowe)對「氣候焦慮」(climate anxiety)的定義,氣候焦慮是指對於氣候變遷危害自然環境和人類生存感到苦惱的反應,具體會出現的症狀包括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嚴重者甚至影響到日常生活。

耶魯大學環境學院資深研究員萊澤洛維茲(Anthony Leiserowitz)特別指出,「擔憂」和「焦慮」是兩種不同的情況,有64%的美國人都表示「擔憂」氣候變遷,而這能夠成為解決問題的動力、帶來正向影響。然而,「焦慮」會造成精神衰弱、妨礙生活。

根據耶魯大學和喬治梅森大學在今年2月共同發表的報告,每10名美國人當中就有1人有「氣候焦慮」症狀,並且有9%的人無法停止擔憂氣候變遷,有7%甚至嚴重到生活樂趣降低。

年輕人受到的影響有為嚴重。加州藍盾公司和哈瑞斯民調(Blue Shield of California/Harris Poll )在8月初針對1368名Z世代青少年和成年人進行調查發現,Z世代最擔憂的3大問題是槍枝暴力、種族歧視和氣候變遷。

調查中有44%受訪年輕人表示,對氣候變遷感到非常擔憂,且當中有68%的人因經歷或聽聞氣候變遷問題產生負面心理影響。

專家建議,如果察覺到自己出現類似「氣候焦慮」的症狀,可以與具有相同價值觀的人一起從事集體活動,相關活動有助緩解焦慮,因此可以多多與外界交流。

Visualization of the coronavirus causing COVID-19

新冠變異株「BA.2.86」流入美國 防疫規定暫時不變

聯邦疾病防治中心(CDC)表示,在丹麥和以色列陸續檢測到的新冠病毒最新變種BA.2.86毒株,已悄悄流入美國。對此,CDC將進一步密切追蹤,釐清病毒譜系,但目前防疫規定仍維持不變。

據「全球共享流感數據倡議組織」(GISAID)統計,BA.2.86最早於今年7月在丹麥被發現,然後在以色列和密西根州相繼被確認,目前已有四個病例。

世界衛生組織(WHO)本週稍早在X發文稱,已將BA.2.86列為「監控中變異株」(Variant Under Monitoring),因為它攜帶大量突變基因,超過目前主流變異株的突變數量。

德州休士頓美以美醫院(Houston Methodist)臨床微生物學醫療主任朗恩(S. Wesley Long)表示,新變種株BA.2.86從目前最流行的XBB.1.5變種突變36次而來,而是否能擊敗其他病毒株,抑或是在躲避先前感染或接種疫苗產生的免疫反應方面具有任何優勢,仍有待觀察。

波士頓兒童醫院(Boston Children’s Hospital)流行病學家布朗斯坦(John Brownstein)表示:「變種株具有一定程度適應性,能夠散播並可能躲過免疫系統造成感染,但我們尚不知道其嚴重程度。」

舊金山加州大學的傳染病專家陳子平(Peter Chin-Hong)則表示,由於人們已經與多種新冠病毒變異株接觸過,並進行了疫苗接種和自然感染,人體免疫系統對不同特徵已有一定了解。因此,即使新的變異株傳播,也不太可能引發嚴重的大規模疫情。

根據CDC最新統計,國內感染新冠病毒住院人數持續增加,截至8月5日前,單周住院人數從9026人增至1萬320人,增幅14.3%,儘管兩位數的增幅看似驚人,但國內染疫住院人數仍遠低於過去疫情高峰期。

[adfoxly place='31888']

推薦閱讀

[adfoxly place='40884']
No more posts to show
[adfoxly place='40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