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VOCO Media Inc. 網絡新聞媒體集團

特斯拉未公布新車 盤後股價暴跌5%

特斯拉(tesla)

美國電動汽車特斯拉(Tesla)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在週三(3月1日)的投資者日上,公布他的「宏偉計畫第三部曲」(Master Plan 3),但卻沒有介紹新一代電動車,包含外界原本期待的小型平價電動車,令投資人失望,使得特斯拉1日盤後股價暴跌超過5%。

特斯拉設計負責人霍爾茲豪森(Franz von Holzhausen)僅表示會在今年稍晚公開下一代電動車,但沒有給出具體細節。不過,特斯拉汽車工程副總裁莫拉維(Lars Moravy)透露,新車款的成本將會是目前Model 3或Model Y的一半。

投資人和分析師預期,特斯拉新車將會在2025年上路。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股價今年以來已經大幅反彈超過60%,讓馬斯克得以重奪全球首富的寶座。

中歐

歐盟 啟動 中國電動車 反補貼調查 官員:挺得過中國的報復

中國商務部週四(9月14日)針對 歐盟 (EU)對 中國電動車 產業祭出反補貼調查一事,表示高度關切和強烈不滿,並稱此舉將對中國與 歐盟 的貿易帶來負面影響。對此, 歐盟 週五(15日)堅決表示,其經濟可以挺過中國的任何報復行動。

 歐盟 執行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週三(13日)宣布,對自中國進口的電動車啟動反補貼調查,她指控 中國電動車 因 歐盟 成員國政府的巨額補貼壓低了價格,正在扭曲歐洲市場。

綜合媒體報導,反補貼調查啟動後,可能導致歐洲與中國開打貿易戰,屆時一旦 歐盟 認定有電動車以不公平的低價販售,將對這些商品課徵懲罰性關稅,以保護歐洲車廠。

中國商務部立刻在14日回擊,指控這是 歐盟 「赤裸裸的保護主義行為」,並揚言這樣的措施「將對中歐經貿關係產生負面影響」。

然而, 歐盟 對此表示堅定信心。雖然歐元區與中國的貿易佔歐元區國內生產總值(GDP)的約2.5%,但 歐盟 經濟事務執委簡提洛尼(Paolo Gentiloni)受訪時表示,他們有信心應對潛在的中國報復行動。

簡提洛尼在西班牙城市聖地牙哥德孔波斯特拉(Santiago de Compostela)準備出席歐元區財長會議時表示:「我有信心。但我們必須非常嚴肅處理這項議題。我認為(中國)沒有明確理由可以報復,但總是不能排除報復的可能性。」

雖然 歐盟 內部意見不一,但許多國家都支持執行委員會的行動,以保護歐洲產業免受不公平競爭的威脅。法國尤其積極,近日施壓布魯塞爾對來自中國和美國的日增威脅採取更強力行動,以捍衛歐洲產業。

法國財政暨經濟部長勒麥爾(Bruno Le Maire)表示:「之所以做出啟動調查的決定,是為了保護歐洲產業的利益,以及歐洲所有私人企業的利益。」

德國方面,作為歐洲最大經濟體暨世界最大汽車製造國之一的國家態度則較為保守。這是因為德國幾家知名大車廠比法國車廠對中國市場曝險更多。

不過,柏林儘管在 歐盟 宣布啟動調查前曾表達疑慮,但德國財長林德納(Christian Lindner)15日仍公開表明支持行動。他說:「如果有不公平的疑慮,就有必要調查。世界貿易是以規則為基礎,當然也適用於電動車。」

西班牙經長卡爾維諾(Nadia Calvino)則堅持 歐盟 是「世界貿易強權」,她並熱切支持執委會對中國採取的行動。卡爾維諾說:「我絕對確信, 歐盟 執委會將繼續推動的貿易政策,是以開放且依據規則的貿易架構為基礎。」


美國會召開AI論壇 馬斯克 、祖克柏、黃仁勳都來了!

美國參議院多數黨領袖 舒默(Chuck Schumer)週三(9月13日)召開「人工智慧洞見論壇」(AI Insight Forum),特斯拉(Tesla)執行長 馬斯克(Elon Musk)、Meta執行長祖克柏(Mark Zuckerberg)、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等科技業大咖皆到場。《彭博社》估計,這次與會的科技大咖總身家直逼5500億美元。

綜合媒體報導,馬斯克表示,需要監管機構來確保人工智慧的安全使用。他將人工智慧比擬為體育比賽,表示「擁有一名裁判對我們來說很重要」,監管機構將「確保企業採取安全且符合公眾利益的行動」。

馬斯克並指出,這次論壇是「為人類服務」,「可能會載入史冊,因為這對文明的未來至關重要」。馬斯克也證實,他在論壇上稱人工智慧是「一把雙刃劍」。

另外,祖克柏也說,國會「應運用人工智慧來支持創新和維護安全。這是一項新興科技,需要平衡重要的利益,而政府對此負有最終責任」。

[adfoxly place='31888']

推薦閱讀

[adfoxly place='40884']
No more posts to show
[adfoxly place='40884']